
他率领的综采队分别被全国总工会和陕西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感动长武”十大人物、“感动淄矿”十大人物。
他就是现任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亭南煤业公司综采队队长、被员工们亲切地称呼为“铁军统帅”的曹永森。
铁肩担责,带出钢铁队伍
今年52岁的曹永森,从事煤矿一线工作已经有31个年头了。眼前的他,黑黑的脸庞,憨憨的笑容,两鬓的头发中已有点点白霜。1986年,曹永森在淄矿集团岭子煤矿参加工作,12年后调到许厂煤矿。2006年10月8日,淄矿集团抽调30人到陕西亭南煤业公司组建生产准备队,曹永森就是这支队伍的“头儿”。到省外工作,意味着要抛家舍业、面对许多可以预见的艰难困苦,曹永森又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面对省外创业的召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还能作出第二个选择吗?曹永森坚定地对自己说:“去,马上就动身!”
来到亭南,首次担任区队一把手的曹永森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每次安撤工作面过程中,他在井下的时间都比在井上多。2007年1月101综采工作面搬家时,面对现场条件复杂、毫无经验可循的困难局面,曹永森率领的队伍第一次创出了比合同期限提前5天完成任务的纪录。自此,他们开启了生产准备队搬家撤面的新征程,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接踵而至。
2007年11月16日,他们奋战15天,圆满完成了103综放工作面的撤面任务,比合同工期又提前了5天,创出了当时集团公司综放工作面撤面的新水平。那一次,公司为他们隆重召开了庆功会,称赞他们:“科学组织、昼夜奋战,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用最短的时间创出了最好的工作业绩,充分显示出了一种敢于拼搏,善打硬仗的‘铁军’精神”。自此,“铁军”的美名不胫而走。
有了这个称号,工作只有更上层楼。曹永森和他的团队都坚定了这个信念。2008年3月,他们仅用14天时间,圆满完成了106综放工作面的撤面任务,比合同工期提前了6天,再次刷新了当时淄矿集团综放工作面撤面的新纪录。公司再一次为他们召开了庆功会。面对大家的称赞,曹永森憨厚地一笑:“这没什么,就是一伙实在人干了一些实在事而已。”
勇挑重担,激情书写人生
2009年3月,因为工作需要,曹永森从生产准备队调到了综采队担任队长。亭南矿井年产量300万吨,只有一个综采队,其安全和生产压力可想而知。曹永森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设备维修、维护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有效解决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故障频发、影响生产的问题,曹永森组织青工召开了“和队长、书记说说心里话”活动,并根据员工的诉求、个人特长和工作能力,扩编了检修班,将人员由原来的20多人充实到40多人。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长更是工作落实的“领头雁”。曹永森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制定了班组长综合素质考核办法,配套出台了14项管理制度,从安全管理、工程质量、材料管理、工作落实、班组出勤等17个方面对班组长当班工作进行全面写实。每班结束后,由跟班队长、值班队长对班组长进行量化打分,每月底进行统计,评选出优秀班组长。同时,将班组长的考核成绩与工资挂钩。这样更加激发了班组长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多年的井下一线锤炼,让曹永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省外工作的几年时间内,他用实践真知解决了许许多多的现场实际问题,各类创新成果、小改小革项目更是层出不穷。液压支架穿“皮衣”、接线盒住“别墅”、超前支架穿“铁鞋”、工作面装“激光仪”、皮带机司机住“小屋”、电缆拖移用“小车”、顺槽电缆穿“彩衣”、听着音乐上下班……这些在综采队员工中的“流行语”,都是他带领员工创新的真实写照。
几年来,综采队已有近百项创新成果产生并成功应用于生产现场,造就了高品质的采煤工作面。在淄矿集团历次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中,他们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满怀愧疚,依然矢志不改
曹永森把满腔热情、满腹忠诚以及无私大爱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来公司6年多的时间内,他每年的出勤都在350多天,其中仅有两年的春节是在山东老家度过的。
对工作如此执着,但是说起对家庭、对父母,曹永森始终怀着无限的愧疚。“舍小家、为大家”的背后,他欠下了太多太多的“感情债”。2006年10月9日,曹永森调到亭南煤业公司的第一天,正好是他母亲去世一周年祭日。曹永森只能把这份情深深地埋藏到心底,在电话里悄悄地叮嘱妻子,代他聊表一份孝心。曹永森的父亲年事已高,身患疾病。几年来,曹永森因为在省外工作无暇顾及,只能托付大哥照料。每每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曹永森总是满腹愧疚,他说自己不但对不起父亲,更拖累了大哥、大嫂,说着说着眼中就会噙满泪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曹永森的妻子主动承揽了家里的大小事情。无论是亲戚朋友的迎来送往,还是儿女们的教育,妻子一直都是独自默默地承担着,家里的事情从不用他操心。
“虽然,她有时也和我发发牢骚,可是牢骚过后,所有的一切还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办理。”说起妻子,曹永森笑了笑,这笑里有无奈,有对妻子的感谢,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