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南煤业首届“亭煤先锋”、淄矿集团第十二届“十大青年标兵”、山东能源“十佳青监岗员”、长武县“十大杰出青年”、淄博市“优秀共青团员”,这一份份荣誉既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揭开了他背后的付出。他就是亭南煤业公司综采一队设备维修班班长—关旭。

      关旭,现年28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2011年7月毕业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参加工作多年来,他扎根一线,奉献青春,在百米井下践行了对党和企业的忠诚誓言,以积极的担当、务实的作风、科学的管理,将自己的班组打造成了综采面上的“尖刀班”。


念好“责任”经,筑牢班组防火墙

刚参加工作的那一年,他先后在生产准备队、综采队实习。在此期间,他虚心向老工人、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请教、学习,将书本中生硬的理论知识与井下鲜活的现场实际相结合,很快他就掌握了综采设备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久,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踏实肯干,当选为综采一队设备维修班班长,成为了班组的“领头羊”,那时,他也感受到了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员工的责任心就是班组的防火墙。”这是关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自公司实施技改提产扩能以来,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保证综采设备始终处于安全高效的运转状态是维修班主责主业,更是区队完成生产任务的首要保障。而他作为班组的“领头羊”,深感重任在肩。同时,他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充分调动班组所有成员的责任心,才能打牢设备维修这道“防火墙”。

因此,他结合现场实际,划分责任区,巧用经济杠杆,制定《设备维修奖惩制度》,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建立买卖关系,鼓励维修工主动发现解决责任区外的设备问题,实现设备维护与个人工资相挂钩。

据关旭介绍,有一次,维修工黄学文在下班途中发现自己责任区内有一个接地极螺丝不合格,翻遍工具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螺丝,就在本子上记下了接地极的编号,但没有及时汇报区队值班人员。第二天一大早,黄学文带着选好的螺丝赶到现场时,却意外地发现问题已经被整改了。在班后会上,关旭告诉黄学文有一处设备问题需签字交易。黄学文一查内部市场交易记录本才知道,昨天发现的问题已被中班维修工李渊给“抢去”整改了。黄学文因未及时报备现场问题交罚款的同时,李渊却因发现问题处理及时得到了奖金100元。

念好“表率”经,身先士卒得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取得班组成员的拥护和信服,首先我自己要始终做到身先士卒、以身示范……”这是关旭在竞选班长时说的话,他自始至终也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承诺。

今年5月份,305工作面涌水量急剧增大,溜头处22KW水泵突然烧坏,备用水泵也因吸入煤块卡住叶轮而无法正常排水,眼看着溜头电机就要浸泡到水里。情急之下,关旭连衣服也未来得及脱,急忙跳入水中处理卡住叶轮的备用水泵。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班组成员曹楷、李渊等人也毫不犹豫的跳入水中,与他一起进行抢修工作。

最终,在他的带领下,维修班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将水泵回复正常,避免了水淹溜尾电机的事故发生,间接减少经济损失近40多万元。那时,他因泡在水里时间太长,上井之后感冒发烧了好几天,但每逢谈起这件事,他都是很平静地说:“我是这个班组的‘头’,我就得这么干!”

念好“创新”经,创效路上显身手

“谦虚好学、悟性高、技术扎实、工作务实、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他不仅在设备维修上是把好手,在创新提效上也是块好料子。”综采一队党支部书记李春华给关旭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今年4月份,关旭针对305工作面支架底座所使用的连接销子由于底板不平整,受力不均匀经常被损坏,处理的时候支架工必须弯腰蹲下或者爬在支架底座上进行更换,费时费力且不利于安全。他结合现场实际,反复琢磨研究,制作了一个“加长版”的拔销工具,安全且省时、省力,使支架维修工的工效提高了一倍以上。

“创新源于实践,工作现场就是检验我们班组能力的‘试金石’。再说了,企业要经济发展,作为班组的带头人,我必须精打细算,材料成本能省一分是一分。”关旭围绕节本降耗、成本管控等创新创效方面的劲头丝毫不减。

今年3月份,针对305工作面控制台闭锁原使用一台80A开关进行控制,占存设备、浪费电费的实际,关旭提出了用36V继电器代替80A开关的举措,这不仅降低供电载荷,还减少维修量,实现一举双得;此外,他还建议用旧皮带二联辊代替直托辊、用废旧锚杆及废旧二寸铁管制作支撑架、用M12废旧螺栓代替涨销固定二联辊,每个季度可少更换直托辊240余根,节省支出7.2万元。近年来,关旭先后完成小改小革、技术创新18项,累计为公司创效1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