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治理中心党支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党日活动

    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还原那段历史,再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

    采访组:请先讲讲你们上山下乡插队最初的缘由和出发时的大致情况。

    雷平生:1969年1月13日,我们八一学校和20多名同学背负行囊,与北京其他学校的知青同乘一辆知青专列奔赴陕北延安农村, 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

    按实际年龄,习近平那一年还不到16岁,还没有到该去插队的年龄,他是1953你那出生,我们初中67届的同学大多是1951年出生,近平比我还小两岁,但因为早上一年学,只比我低一年级,是68届初中生。

    我办理手续时遇到了近平,当时,我到八一学校革委会办办公室,把注销户口的证明交上去,负责人齐荣先老师很快把我的各种手续办好了。这时,近平走进来,说他也要报名去插队,齐荣先老师看上去有些吃惊,问道:“习近平,你怎么也走啊?”近平回答说是想走。齐老师说:“你还不到插队的年龄嘛。你应该明年走,而且明年可能有留京当工人的名额。”那时谁都知道,留在北京生活上肯定要比去穷乡僻壤的陕北插队好的多。近平如果拖一拖,第二年再走,很可能就留在北京了、齐老师很关心近平,因为近平上学期间一直是个好学生,而齐老师又是他的班主任。非常了解近平和他家里的情况,希望近平能有个更好的去处,但近平表示坚决要走,要离开北京。

    2002年,习近平发表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面讲到了几年中过了“四大关”,就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

    习近平插队7年中,前后是有一些思想变化,但不好说有明显的阶段,我个人感觉是,从1969年1月到这年秋天,他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从1969年初到1972年回京,经中央专案办公室批准允许探望正在隔离审查中的父亲习老,他的情绪和思想处于稳定向上,刻苦磨炼的时期,处事已然沉稳自信,也开朗多了。